Search

提起考古學最新的領域,很多人會想到水下考古,或是運用衛星技術來對於地面進行勘測,但實際上考古學已經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提起考古學最新的領域,很多人會想到水下考古,或是運用衛星技術來對於地面進行勘測,但實際上考古學已經開始在太空領域進行發展。

這篇來自於【科學人】上的文章,帶我們看到最前端的「太空考古學」的研究,也讓我們看到考古學在未來發展的另一種可能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什麼是「太空考古學」?

太空考古學從太空探索相關的物質材料和場所,來了解人類行為。這就涵蓋了地球上的基礎設施、地球軌道上的物體,甚至其他天體上的地點。

阿波羅太空船登月點就是很好的例子。在我看來,那是考古遺跡,而且能夠形塑相關的「太空遺跡」概念。這個概念可以為過去、現在或未來的世代賦予某些文物和遺跡不同的意義,包括歷史、美學、社會、精神和科學。我的大部份工作就是蒐集資訊,以協助做出這些判斷。

你有時被稱為「太空垃圾博士」,但我覺得你其實並不喜歡這頭銜。

我強烈認同這個角色,是「太空垃圾」一詞有問題。從考古學的角度來看,垃圾可能非常有價值。當我們把軌道殘骸稱為「太空垃圾」,其實就拒斥了它們現在或將來可能具有某些正面特色的想法。某些太空垃圾仍然可以運作,例如有些衛星保有燃料,而且還能傳輸資料。

它們之所以稱之為垃圾,在於目前無人使用。但這些東西並非得要蒐集或傳輸資料才是有用,太空文物主要的功用是在社會方面,而非科學上,例如馬斯克(Elon Musk)的行星際紅色特斯拉跑車,或是太空中現存最古老的衛星先驅者一號(Vanguard 1)。這些物體最主要的價值在於,形塑人們對於太空的概念,並且維持人類與太空的關聯。

(以上引用網頁原文)

https://sa.ylib.com/MagArticle.aspx?Unit=newscan&id=4607&t=1&fbclid=IwAR1Q9rr0IjpGQqAF7PN_n9e0y_1hUv0kt39VJWf3YAv1-Uqf2weWHzXOylw


Tags:

About author
在各行各業裡、社會的各個角落裡,都有一群人,做著跟人類學家一樣的事,或是用人類學家的方法來工作,他們不在學術圈裡,卻讓人類學更加貼近社會大眾。 「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」,就是要邀請這些人,分享他們的人類學經驗,以及他們如何將自己的工作結合人類學,找到新的可能,也看到不一樣的社會真實。 我們固定每天分享跟人類學有關的兩篇文章,也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,希望能拉近大家和人類學之間的距離。 部落格: http://anthrodo.wordpress.com/ Youtube頻道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xC6QldQiIpv54V-KtgEIJQ/playlists
人類學家不只在學術圈與研討會裡,在台灣,還有一群「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」! (創立時間:2012年12月)
View all posts